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TOCWC)
鏈結世界教育資源開放脈動 拓展全新視野!!
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是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於教育科技會議上提出的知識分享計畫,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會議論壇(UNESCO's Forum)中亦提出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概念,主要將高品質的教材與資源組織成數位教材,無償地開放網路上資源供大眾分享與學習,自此開始有許多國家、國際組織或網站致力於分享教育資源。「開放式課程」的主要目的為提供免費且開放之高品質課程形式的數位內容,所提供的素材以開放授權的方式讓全世界的使用者使用、改編與再使用。
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說明
開放式課程的優勢在於「開放」之內涵,將閉鎖於大學校園內的課程開放給社會大眾,並容許在非商業行為與註明出處情況下對內容進行擷取與修改,且同意以相同規範繼續轉載發佈,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這不但形成學習方式的全面革新,也引發了新的教學思維,讓學習更有彈性、更適合終身學習與自我學習。台灣的教育體制還是較美國僵化,許多優秀的學生礙於教育制度無法依照個體差異,進行學習上的調整。開放式課程無疑地提供了另一種學習的途徑,使用者可自我學習、進行評估、並規劃後續的學習。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開放式課程自2002年正式發佈以來由50門課程拓展到2008年的2,000門課程,目前每月亦超過100萬人次瀏覽。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截至2007年底分析開放式課程世界性使用率來看,亞洲區使用率(21%)僅次於北美41%,而2004年的資料顯示最頻繁使用開放式課程的國家包含美國、印度、台灣與中國地區。可見華人對於利用開放式課程學習的需求是非常殷切的,但可使用之資源多為英文資源,開放之高品質華文教育資源實為嚴重不足。
進行開放式課程之學術機構,為整合開放學術資源,決定共同成立「開放式課程聯盟(OpenCourseWare Consortium, OCWC)」。交通大學為響應世界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於2007年4月加入,成為台灣第一所加入該組織的頂尖學府,透過持續與聯盟成員的互動、分享,拓展國際間校際合作機會。2007年底政治大學、成功大學、長榮大學等學校亦陸續加入該聯盟。在台灣各大學持續感受到開放式課程聯盟在全球大學產生革命性地衝擊後,交通大學於2008年初開始集結全台公有志一同的私立大學,希望集合眾校之力廣泛地開放不同領域之知識,共同為知識分享努力。在得到許多學校的熱烈回應後,決定於12月24日正式成立「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TOCWC)」。成員目前包括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交通大學、東吳大學、國立東華大學、長榮大學、南台科技大學、國立政治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靜宜大學、崑山科技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國立空中大學、弘光科技大學、中華大學、國立宜蘭大學等共28所大專校院。